在CIE表色系統中,任何一個色彩可以根據其三刺激值進行識別,同一個色彩在不同的表色系統中卻是用不同參數表達的,但這些參數都可由三刺激值經簡單的數學轉換得到,那么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印刷色序的選擇應遵循哪些原則,常用的五種表色系統有哪些吧。
一、印刷色序的選擇應遵循哪些原則
1、根據三原色的明度排列色序
三原色油墨的明度反映在三原色油墨的分光光度曲線上,反射率越高,油墨的亮度越高。所以,三原色油墨的明度是黃>青>品紅>黑。明度小的先印,明度大的后印。
2、根據三原色油墨的透明度和遮蓋力排列色序
油墨的透明度和遮蓋力取決于顏料和連接料的折光率之差。遮蓋性較強的油墨對疊色后的色彩影響較大,作為后印色疊印就不易顯出正確的色彩,達不到好的混色效果。所以,透明性差的油墨先印,透明性強的后印。
3、根據網點面積的大小排列色序
一般情況網點面積小的先印,網點面積大的后印。
4、根據原稿特點排列色序
每幅原稿都有不同的特點,有的屬暖色調,有的屬冷色調。在色序排列上,以暖色調為主的色序為黑、青、品紅、黃;以冷色調為主的色序為黑、品紅、青、黃。
5、根據印刷設備的不同排列色序
⑴單色機色序:單色機印多色產品時,油墨轉移屬于濕疊干,考慮色序時,可將油墨粘性放在較次要的地位。
在紙張、油墨質量都較好的條件下,一般印刷色序為黑、青、品紅、黃。在紙張質量較差,表面粗糙,緊度低,吸墨性強時,可選擇色序為黃、品紅、青、黑。由于黃版面積大,可以彌補紙張的缺陷。使印刷效果好一些。另外采用黃、品紅、青、黑色序,有利于換色,容易清洗墨輥、墨槽。單色膠印機先印黃版的又一原因是人的視覺對黃色網點不敏感,而印淺顏色黃版時,既使略微會有一點套印不準的現象,肉眼也不容易觀察出來,因而有利于四色套印的效果。
⑵在雙色機的印刷中第二色和第三色屬濕疊干套印。1-2色和3一4色的印刷屬濕疊濕套印,雙色機的印刷色序以明、暗色相互交替為宜,墨量大的放在第二色組,所以在印刷中一般采用以下印刷色序:1-2色品紅-青或者青-品紅;3-4色黑-黃或者黃-黑,但亦根據需要。要突出某個重色時,如綠色,就應按照品紅-黃,青-黑的套印色序印刷,這樣以獲得較理想的印刷效果。
也可以采用色序為黑-黃、品紅-青,這種色序墨色較容易控制。
⑶四色機印刷是濕壓濕印刷方式,要使后一色油墨能較好地轉移到前一色承印物的墨層上,應順著印刷色序油墨的粘著性依次減少,否則會產生逆疊印刷現象。一般是先印油墨粘性大的暗色,后印油墨粘性小的亮色。常用色序為黑、青、品紅、黃,或黑、品紅、青、黃。在改變色序的同時,對油墨的粘性也應進行相應的調整。
在四色機印刷中,黃墨排到最后一色印刷,主要有三個優點:
⑴由于黃墨的透明性好,用于最后一色有利于足夠的光量射入上下墨層,使印刷品色彩更鮮艷。
⑵黃墨的干燥性能較快,印刷面積較大。把黃墨安排最后一色,不僅可以防止因黃墨干燥速度過快而引起的晶化外,還可利用它印刷面積大,又能很快氧化結膜的特點,罩蓋在其它墨層表面,可提高印刷品的光澤度。
⑶黃色安排在最后一色,便于控制黃色的用墨量,可隨時對照樣張進行調節。
6、根據紙張的性質排列色序
紙張的平滑度、白度、緊度和表面強度各有不同,平、緊的紙張先印暗色,后印亮色;粗、松的紙張,先印明亮黃墨,后印暗色,因為黃墨可以遮蓋掉紙毛和掉粉等紙張缺陷。
7、根據油墨的干燥性能排列色序
實踐證明,黃墨比品紅墨的干燥速度快近兩倍,品紅墨比青墨快一倍,黑墨固著性最慢。干燥性能慢的油墨應先印,干燥性能快的油墨后印。單色機為防油墨表面晶化,一般最后印黃色以利迅速結膜干燥。
8、根據平網和實地排列色序
印刷品有平網和實地時,為取得好的印刷質量,使實地印得平、墨色厚實、色彩鮮艷,一般先印平網圖文,后印實地。
9、根據淺色和深色排列色序
為使印刷品具有一定的光澤而加印淺色的,先印深色,后印淺色。
10、以文字和黑版為主的產品一般采用青、品紅、黃、黑色序,但不能在黃色實地上印黑文字及圖案,否則由于黃墨粘性小,黑色粘性大而產生逆套印,造成黑色印不上或印不實的現象。
11、對于四色疊印區域很小的畫面,套色順序一般可采用圖文面積大的色版后印的原則。
12、金、銀色產品,由于金墨、銀墨的附著力很小,金、銀墨應盡可能放在最后一色,一般情況下不宜采用三次疊墨印刷。
13、印刷的色序要盡量與打樣時的色序保持一致,不然就追不上打樣的效果。
14、印刷時,相鄰兩色序的網線角度應相隔30°。如采用黑、青、品紅、黃色序,相對應的網線角度為黑75°、青15°、品紅45°、黃90°。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印刷生產中,要根據印刷品的質量要求,紙張、油墨的性能,印刷機的精度等情況,靈活地安排印刷色序,達到最佳印刷效果。
二、常用的五種表色系統有哪些
現在至少有20種表色系統存在。大多數表色系統是以獲得被測參數與視覺色彩之間的直接關系為目標,但各種表色系統都沒有完全成功地達到這個目標。各種表色系統都有自己特有的長處,因而不同的表色系統有不同的應用領域。對于印刷工業來說,感興趣的是下述5種表色系統。
1.孟塞爾(1929)系統
這是一個最古老的表色系統,經歷過多次改進。對于相等的色差,孟塞爾系統給出一個相等的視覺感受差異,但該系統只限于C光源照明的情況。即使采用計算機把三刺激值轉換成盈塞爾值也是很復雜的。孟塞爾系統可作為比較其它表色系統的標準方法使用。
2.CIE(1931)RGB系統
當采用不同的標準光源A、B、C和D65時,該系統都能很好地把色彩加以分類,但它不是一個視感均勻的空間系統,這一點是與孟塞爾系統不同的。該系統是為定義遵循加色法定律的彩色光而設計,而不是為識別一個反射表面上遵循減色法定律的色料而設計,可以在軟打樣及彩色桌面出版系統中應用。
3.亨特(L,a,b)(1947)系統
它是CIE(1931)表色系統的一種轉換形式,是一種優良的視覺色彩空間系統,它對飽和色彩的區分比對淡色的區分要好,也使某些色差的度量得到改善,除印刷工業之外,該系統的應用領域是廣泛的。
4.CIELAB(CIE1976L*,a*,b*)系統
該系統類似于亨特系統但有一些改進,國際照明委員會希望它在某些應用領域取代亨特系統并成為標準的表色系統。若對一個色彩的位置求出各個方向上的標準偏差,結果將表明,求得的標準偏差所處線段的各端點的連線與其它表色系統相比,在標準色度圖上更接近于圓形。所以這個系統在印刷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5.CIELUV(CIE1976L*,u*,v*)系統
此系統與CIEIAB系統類似,但在心理色度圖中,組分色與其混合色的連線更接近于一條直線。在標準色度圖中,視覺感受的色差比其它系統表現得更均勻,在印刷工業中,這些特性都是重要的。
通過上文對印刷色序的選擇應遵循哪些原則,常用的五種表色系統有哪些的分享,相信大家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我們今天的內容就講到這里了,如果大家還有這方面的相關問題,歡迎與我們聯系。